
3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珍惜生命”主题班会课教案
教学目标:
- 认识到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 学习在班级活动中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培养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 提高防溺水、防雷电等特殊危险事件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重点:
- 掌握防万一的各类知识,如集会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课间活动的安全要求;
-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教学过程:
- 安全知识讲解
- (1)校园安全隐患:
- 集会、集体活动中的现象(如拥挤、人群聚集等)。
- 课间活动的安全事项(如活动强度、教室环境等)。
- 不同时间段进入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
-
防溺水安全教育:
- 什么是防溺水?
- 遇到溺水时应如何自救。
-
实际操作演示
- 集会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 停课后的集体活动,如做操、集体游戏等。
- 注意到的安全事项(如不要大声喧哗、不走人多的地方等)。
-
课间活动的安全要求:
- 安排好活动流程,减少聚集人数。
- 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确保安全。
-
实践活动:“珍爱生命,相互帮助”
- 提供一组实际情景表演:
- 集会时的互助行为(如带水、帮忙整理物品等)。
- 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操作。
- 补救任务:如有人落水,大家如何迅速救助。
安全教育内容:
- 防溺水安全知识:
- 正常情况下,人只能向水里游入20厘米以上。如果水中被追击到,立即上岸。
-
在游泳或掉入水坑、池塘等危险场所时,应立刻逃离,避免受伤。
-
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 停课后的集体活动中,不要与他人发生争执或追逐打闹。
- 安排专人负责活动秩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结束:
- 各班同学总结本节内容,分享遇到的安全故事;
- 总结防万一的各类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 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班级会课体验,激发同学们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