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注释及赏析
解读
浣溪沙: 考古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
上片三句,四十二字;下片四句,七十二字,共八十七字。
写作对象:夏日闺阁美人。
内容结构:静美、动美两层,各三段。
语言风格:婉约、豪放,兼有花间词人之特色。
玉碗: 冷冰室中装着的玉器。
上片首句:室内特定景物——玉碗中有莹洁的寒冰。
内容含义:为表现夏日,把寒冬所藏的冰以玉器保存在地窖中。
后三句描绘美人形象:粉汗微融、轻薄纱衣、芬芳洁白肌体;晚来浓妆娇面胜荷花。
赏析
写法: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暗含深意。
上片:玉碗中的冷冰、粉汗微融、月见月生(即眉际月)等意象生动描绘美人形象,表现其冷香、轻纱、美貌等特质。
下片:鬓发垂落、酒醒初行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雅致,同时暗示了她夜宿的情景。
主题: 表现夏日美人妆容,暗喻女扮男装之趣。
词人通过对冷冰玉碗、粉汗月见的描绘,以冷香为引,勾勒出美人的姿态与神态,暗示了她夜宿的情景。
总结而言,这是一幅春晓与秋夜并存的女影图,深邃却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