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写后的内容如下:
巧用事例论证增加议论文采(教师中心稿)
**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运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因其思路清晰易于掌握。但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即无论是文章整体还是段落内部都大多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呈现一种模式化。而且由于认识世界辩证分析能力的不足,这样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虽四平八稳然而不够鲜活灵动,缺乏个性,缺乏张力,缺乏动人的魅力。其实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事例的运用,我们完全可以活用这些事例,发挥高中生长于叙述抒情的特点,增加文章的文采与情感,使事例呈现别样的状态,让文章变得灵动起来。
一、让事例成为源头活水
确定文章的中心后,搜索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例子,然后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展开叙述由叙而生理,巧妙引出主题。这样的开头不突兀,不生硬,耐读,温婉中蕴涵力量,能快速抓住读者的心。如2003年高考广东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的开头: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道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 therefore,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见,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有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主题,让事例与文章的情感自然衔接起来。这一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文采扑盈、情感真挚的语言氛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二、让事例散发真情实感
在行文中,以渗透个人真情实感的叙写代替严谨实在的说理,使人读了事例充分领会作者的褒贬爱憎,自然而然中打动读者,从而达到让人信服的目的。如2004年高考浙江优秀作文《那一缕馨香》,全文就是靠浸润情感的遣词造句打动读者,我们选择其中的一段:
始皇尝在无数目光的凄清中,让诸子百家在火光中彻底消亡,让天下儒生在精神的尘埃里沉睡,可叹的是,一个盛世的浮华,竟也在这一瞬间灰飞烟灭。勿以一叶障目,勿被所谓的智慧污浊了天地人世,勿因对人文思想的禁锢成为历史倒退的魁首!
这里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将个人的情感流露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通过对情感真挚性的传达,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深意与真实感受。
三、让事例呈现细腻形象
通过细细摹写事例的场景和人物的行为,用类似小说的笔法赋予事例形象,让人彷佛身临其境,感受人物的内心,循着作者设定的思维轨迹,做出与作者一样的判断。如一篇以“竞争”为话题的作文——《真情永驻》,文章第一段通过引用乔丹、苏格拉底的名言,告诉人们:竞争不应抛弃温情。
然后,文章详细描写了一个竞争场景:
金銮殿上,面对高高在上的武则天,狄仁杰壮起了胆子:“陛下,娄师德为官不正,贪赃枉法,曾因一件小事而滥杀平民——铁证如山!”说到这里,他心虚了。娄师德与自己素来不合,不论是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劲敌。可今天所参都系子虚乌有啊,怎么办?把心一横,豁出去了。
武则天微微一笑,顺手拣了本奏折给狄仁杰:“爱卿,看吧。”狄打开一看,面色大变——上面全是娄师德请求为自己加官进爵的真挚话语。多少年来,强烈的竞争意识使自己的心灵严重扭曲,对手送给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诚。
这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真实与情感的共鸣,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总结:议论文作文的关键在于事例的应用,文章的情感与文采需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境展示。同时,在改写过程中要确保语言流畅自然,结构清晰合理,避免逻辑混乱或语义不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