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小队
"叮铃铃",下课铃声划破天际。站在操场上,我望着那座满是雪花的雪人,心里既开心又纠结。这不是去年那块积满雪的雪地里,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温暖的象征。
我跑回教室,看见班主任王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准备"堆雪人"的游戏。同学们个个都带着自己的铅笔和工具,有的还提前铺好了雪地。王老师轻声说:"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快点吧。""是啊,慢着!"
游戏刚开始,我们就开始用树枝做雪人的耳朵,黑色的石子当眼睛,冰凌当鼻子,红色的彩纸作嘴巴。王老师一直不时地给我们指路,讲起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我看得入迷,似乎能和那些远在天边的古人比了比谁更加精明。
"你们要做的是一样多的雪人。"王老师提醒道。我们开始各自堆雪人,渐渐地,那座雪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逼真。阳光透过树枝,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雪人的眼睛闪烁着光亮,鼻子微微张开,嘴巴上扬得很高。
突然,一位同学从旁边悄悄伸出一支箭,将雪人带到了操场上。我们都知道这是武老师带来的装饰品,但看到它在雪地里活灵活现的样子,我的心里涌起一阵暖意。原来,这些装饰品是这样设计的——它们都融入了雪人的形象,像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好了,准备好了。"王老师的声音轻柔响亮。游戏结束,同学们又开始自由发挥。有的在草地上跳着舞,有的跑着走着,不一会儿,我们便围成了一圈,编织成了一只美丽的雪人。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和金色的光晕。我望着那座雪人的形象,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回忆,更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回忆——他们对母亲的思念、对远方亲人的情感。那些温暖的雪花,仿佛是在为我们编织着一张泛黄的纸谱。
这就是清明节的意义吧?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中,感受到温暖;让我们的记忆不再仅仅停留在过去,而是跨越时空,在每个人的指尖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