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乡愁》诗人及赏析(乡愁的诗人是谁)

    正文概述 大幅度   2025-10-31 15:15:16  

    《乡愁》诗人及赏析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题。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

    以下是关于《乡愁》诗人及赏析,欢迎参阅。

    余光中《乡愁》原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赏析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歌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其形式美还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这组合既保持了传统的结构统一性,又避免了完全走向极端的随意走向。诗的这种混合统一是十分讲究的。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是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已知范本范文网,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已知范本范文网 » 《乡愁》诗人及赏析(乡愁的诗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