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庭筠《利州南渡》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这两句是玩赏了利州附近的山川景色之后,发出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涯,想学范蠡隐居湖上过清闲日子——谁能懂得我将乘舟追随范蠡,和他一样,泛舟太湖,心境淡泊,与世无争。
言欲归隐,实含愤慨不平之气,委婉含蓄,蕴藉颇深。
出自温庭筠《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上大夫,曾帮勾践收复国士,功成身退,泛舟于太湖。
②五湖:指太湖。
③忘机:心境淡泊,与世无争。
参考译文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
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此为参考译文,原文内容完整)
简析温庭筠《利州南渡》诗中,诗人游历利州,舟行于湖上,与范蠡同游,共度闲适时光。诗中“波上马嘶看棹去”一句,展现了诗人乘舟远航的豪迈与自然。然而,诗人也深感无奈,最终心怀遗憾,无法与世无争。
全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利州江边、湖上及其周边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名利得失的感慨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更是诗中的一道明月,寄托了诗人虽有远行却始终心系归隐的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温庭筠诗歌中含蓄而深情的风韵,以及她对人生得失的深刻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