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_《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正文概述 十点多   2025-08-19 04:47:14  

    根据您提供的备课案,以下是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的完整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教学计划

    一、单元目标

    1. 认识生字“陡、链”等6个生字,并会写“我”、“假”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读出课文,理解大意,背诵重点句子。
    3. 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感受同学和老师爬山前的心理活动。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陡、链”等6个生字,掌握它们的写法
    2. 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体会登山困难的情景
    3. 通过朗读感受同学和老师的心理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以旧引新 - 教师:二年级学过《黄山奇石》,还记得哪些内容?谁愿意分享一下。 - 板书:天都峰。

    (2)自主学习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 - 团队背诵生字,完成任务。

    (3)通读大意 1. 指名逐段通读,分析“爬天都峰”的过程。 2. 分为“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三个部分。

    第二课时

    (1)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爬”而不是“登”? - 讨论后明确:“ climb表示向上攀登, 登表示到达山顶。” - 理解登山困难的原因。

    (2)理解“爬”的意思 - 教师:结合图示分析,“爬”表示登山的艰难,不容易。 - 通过对比“登”与“爬”,体会登山不易。

    第三课时

    (1)爸爸的话和老爷爷的对话 - 指名讲述作者说的“我”的话和老爷爷的对话。 - 理解同学鼓励对方,彼此学习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

    (1)朗读理解大意 - 教师:通过朗读感受同学和老师的心理活动。 - 尝试背诵课文中的句子,并结合情境进行表达。

    第五课时

    (1)总结与收获 -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交流学习体会。 - 回忆自己在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鼓励同学克服困难。

    第六课时

    (1)布置作业 - 把课文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分享给组内其他同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理解“爬”与“登”的区别。
    • 感受同学和老师的合作与鼓励。

    希望以上教案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随时告诉我。

    语文:爬天都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正确读写。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励、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的故事。
    3. 了解文中叙述的顺序,学习如何从叙述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级、链”。
    2. 感受课文内容,明白故事讲的是怎样克服山难而坚持不懈的故事。
    3. 通过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间的相互鼓励和努力精神。


    教学活动:

    1. 初读与整体感知

    • 课前准备
    • 准备课件,展示图片“黄山”、“天都峰”的风景(图片 optional)。
    • 分发生字卡片和写草字本。
    • 朗读与概括
    • 自主或分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主要内容。
    • 提出问题:“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爬山吗?你们是怎么去的?”

    2. 互动与深入议读

    1. 引导学生思考
    2. 指导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本内容,回忆黄山、天都峰的美景。
    3. 然后联系文章内容,理解“ climbing”这一动作是如何引出课文情节的。

    4. 互动阅读

    5. 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1)文中哪些人物在互相鼓励?
      (2)老爷爷是怎样做的?
      (3)他是如何“攀”上天都峰的?
      (4)爬到山顶后,还有什么困难?

    6. 分角色朗读

    7. 在小组内,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并结合课件中的图片加深理解。

    3. 总结与反馈

    • 播放课件中的视频“爬山”( optional),引发兴趣。
    •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只要互相鼓励,就能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生字“级、链”。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文中的对话和人物间的努力与坚持。
    3. 探讨文中叙述的顺序,并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我”的经历写得如此生动的。


    教学活动:

    1. 深入议读与互动阅读

    • 预设问题
    • 那些生字词在本课中的意义是什么?
    • 文章中的对话部分是如何衔接的?
    • 珍惜时间,遇到困难不要害怕!

    • 分组朗读

    • 小组成员轮流朗读课文,教师指导重点句子。

    2. 观察与书写

    1. 观察生字卡片
    2.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本内容,观察“级、链”的结构,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 分角色练习

    4. 每组学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爬山”或“帮助老爷爷”),完成相应的情节描述。

    3. 总结与拓展

    • 教师总结:文章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克服困难时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语文课件:《爬天都峰》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 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 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 通过分析“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过程,理解作者是如何让“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件中的图片,了解黄山“险峻笔陡”的特点,让学生对天都峰有初步的了解。
    2. 齐读课题,询问学生最想知道什么?
    3. 分开教学重点:
    4. 自然段分析:教师先逐个自然段讲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对话,并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写清楚爬山的过程。
    5. 课件展示:教师配合图片,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天都峰陡峭、险峻的印象。
    第二课时:回顾重点段落,学习写清方法
    1. 回顾第二自然段:“我”站在山顶往下望,仰望着天都峰的山脚。
    2. 学生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在讲台上能看到什么?
    3. 分析人物对话:
    4. “我”读山脚:学生理解“我”是站在山脚下,心里有点颤抖,心情低落。
    5. 老爷爷读山顶:学生理解“老爷爷”是站在山顶往下望,心情开心。
    6. 学习写清爬山过程的方法
    7. 教师引导:“我”是怎样向山顶 climbs的?用了哪些办法?
    8. 学生回答:老师,我从山脚往山顶爬,一步一步往上走。遇到困难时,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
    9. 课件展示人物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继续努力?“我”与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的?
    第三课时:巩固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 课后练习:
    2. 班级练习:抄写生字词,“级、链、假日、云彩”等,并检查书写正确。
    3. 写一篇关于爬山过程的故事,模仿作者的描述方式。
    4. 家庭作业
    5. 孩子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探索天都峰,记录下观察中的发现。

    四、教学反思

    1. 首先通过介绍图片和配以文字,让学生对天都峰有初步的了解。
    2. 然后重点讲解人物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让“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
    3. 进一步布置练习,巩固知识;布置阅读作业,拓展学生的视野。

    希望这份教学计划能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内容!如果需要进一步优化或补充,请随时告诉我。

    已知范本范文网,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已知范本范文网 » 三年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备课教案_《爬天都峰》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