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正文概述 十点多   2025-09-22 13:10:11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改写)

    初一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

    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以不同的读的方式贯穿全课堂,加以少量检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观。 3、通过反复的读,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读,读懂文章的内容;通过读,读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读,当场背诵。 2、难点:通过读,读出文章中 author's deep emotions, especially the complicated emotions and author's life view.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语:在刚刚过去的八月十五中秋的晚上,老师走到外面,抬头望月,因为受到台风“凡比亚”的影响,月色灰蒙蒙的,于是我想到了这几句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月的文章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月的小品文,那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2、朗读课文 1、老师示范读课文,学生做好笔记,注意老师的停顿,重音,把握节奏。 2、学生对照自己的笔记,自由大声的读。

    3、译读课文(翻译课文)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或者工具书及小组合作的方式翻译课文。 2、老师巡视,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 3、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请其他学生解答,或者师生合作解决。 4、重点字词课件展示,学生做好笔记,并齐读。

    4、读出情感 1、老师带领学生齐读文章(看学生的表现来决定带读的次数),体会文章的情感。 2、学生按照老师的带读,自由的读。 3、请学生读自认为自己情感把握最好的句子,并且说出自己是用什么语气或者情感来读的。

    5、读懂人格 1、老师提出问题 a)通过我们的读,我们已经体会出了 author's deep emotions, especially the complicated emotions and author's life view. b)我们重点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话,体会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明确答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只有我们两人能欣赏到这样的月夜美景,因为我们两人是“闲人”,是清闲的人。但是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因此除了清闲以外,我们还有雅趣。

    6、总结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时候,在人生失意的时候,还能保持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像苏轼学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背诵课文 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自由背诵)

    8、全班集体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在背诵中结束这节课。

    9、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全文

    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高兴深沉
    闲人乐观、豁达

    已知范本范文网,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已知范本范文网 »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教学设计)